东北一枝花 -张哈哈
0:00 / 0:00 (朗诵:琼花)
12
播放列表
    初始的播放列表项
  • 0.25x
  • 0.5x
  • 0.75x
  • 1.0x
  • 1.25x
  • 1.5x
  • 2.0x
  • 列表循环
  • 随机播放
  • 单曲循环
  • 单曲播放
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

采桑子·居庸关

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〔清代〕

巂周声里严关峙,匹马登登,乱踏黄尘。听报邮签第几程。
行人莫话前朝事,风雨诸陵,寂寞鱼灯。天寿山头冷月横。

译文及注释

译文
雄关巍峨,伴着杜鹃声,我匹马独行。踏起黄尘一路,细听驿站夜间报时的更筹来计算行程。
风雨中经过前朝的帝陵,前朝的往事不要再说。一弯冷月照在天寿山头,想来陵墓中的鱼灯还在寂寞地燃烧吧?

注释
采桑子:又名丑奴儿,罗敷媚等。双调四十四字,上下阙各四句三平韵。
居庸关:关名,在北京昌平县境,距北京50公里,是长城的重要关口之一。据传秦修长城时,将一批庸徒(佣工)徙居于此,故得名“居庸”。居庸关城始建于明洪武元年(1368年),其左(西墙)在金柜山,右(东墙)在翠屏山上,南门上有“居庸关”三字,旁有小字“景泰二年岁次癸未(1451年)仲秋

展开阅读全文 ∨

创作背景

  康熙二十一年(1682年),在张勇乞休、奇塔特等赴西域宣抚不力的情况下,纳兰被康煕派遣率兵赴西域“觇唆龙诸羌”,为解决西北问题做准备。以往外出,纳兰都是作为随侍巡幸,然而这次却是实打实的一军之帅,此行目的,一为“宣抚”已经臣服的部落和藩镇;一为“觇”,即侦察了解如唆龙部落尚未臣服或表面臣服而暗中捣乱的“诸羌”,旅途艰险不言而喻。而这首《采桑子》便是作于这次离京途中。

参考资料:完善

1、 张远编著,纳兰词全解,北京联合出版公司,2015.08,第335页

简析

  该词上片写居庸关之险要严峻,征途仆仆风尘,鞍马劳顿之情景;下片忽而转入对“前朝事”的感怀抒慨。整首词呈现出一派凄惨阴森的意象,含蕴了几多历史的沉思和幽怨、几多对胜衰兴亡的哀感,具有浓厚的抒情意味。

赏析

  这是一首怀古之作,含蕴了词人对兴亡盛衰的感慨。词上片主要写景。“巂”,音“希”。杜鹃啼血本就是凄美至极的传说,再和上驿馆驿船等夜间报时的更筹声,更令人心惊。

  险要的关门相对耸峙着,沉默冷峻亦如千年之前,只是这次迎来的是纳兰一行。马蹄声、杜鹃声、军行报时的更筹声相互混杂,于纷乱弥漫的黄尘中若隐若现,像极了一幅落满尘埃的居庸历史画卷。纳兰二十七八的年纪,初次为帅征程,按理正是男儿建立功业豪气冲天的时候,可是在词里,却怎么也寻不到这样的痕迹。一首词要辗转许多读者,经历几番解读,才能窥得纳兰内心的一星半点。

  “行人莫话前朝事”,帝王荒冢,历史笑谈,自来是平常事

展开阅读全文 ∨
纳兰性德

纳兰性德

纳兰性德(1655-1685),满洲人,字容若,号楞伽山人,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。其诗词“纳兰词”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,在中国文学史上也占有光彩夺目的一席。他生活于满汉融合时期,其贵族家庭兴衰具有关联于王朝国事的典型性。虽侍从帝王,却向往经历平淡。特殊的生活环境背景,加之个人的超逸才华,使其诗词创作呈现出独特的个性和鲜明的艺术风格。流传至今的《木兰花令·拟古决绝词》——“人生若只如初见,何事秋风悲画扇?等闲变却故人心,却道故人心易变。”富于意境,是其众多代表作之一。 359篇诗文  1277条名句

猜您喜欢
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

内人生日

吴嘉纪 吴嘉纪〔清代〕

潦倒邱园二十秋,亲炊葵藿慰余愁。
绝无暇日临青镜,频过凶年到白头。
海气荒凉门有燕,溪光摇荡屋如舟。
不能沽酒持相祝,依旧归来向尔谋。
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

习惯说

刘蓉 刘蓉〔清代〕

  蓉少时,读书养晦堂之西偏一室,俯而读,仰而思,思有弗得,辄起绕室以旋。室有洼,径尺,浸淫日广。每履之,足苦踬焉。既久而遂安之。

  一日,父来室中,顾而笑曰:“一室之不治,何以天下家国为?”命童子取土平之。后蓉复履,蹶然以惊,如土忽隆起者。俯视,地坦然,则既平矣。已而复然。又久而后安之。

  噫!习之中人甚矣哉!足之履平地,而不与洼适也,及其久,则洼者若平,至使久而即乎其故,则反窒焉而不宁。故君子之学,贵乎慎始。

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

蝶恋花·秋闺

宋徵舆 宋徵舆〔清代〕

宝枕轻风秋梦薄。红敛双蛾,颠倒垂金雀。新样罗衣浑弃却,犹寻旧日春衫着。
偏是断肠花不落。人苦伤心,镜里颜非昨。曾误当初青女约,只今霜夜思量着。
2025 333诗词古文网 | 诗文 | 名句 | 作者 | 古籍 | 纠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