寒食
郑刚中〔宋代〕
江乡时节逢寒食,花落未将春减色。
岭南能有几多花,寒食临之扫春迹。
花多花少非我事,春去春来亦堪惜。
柴门风雨小庭寒,无奈池塘烟草碧。
欲将诗句慰穷愁,眼中万象皆相识。
欣然应接已无暇,都为老来无笔力。
注释
江乡:多江河的地方。多指江南水乡。
减色:减少光彩或色彩。
岭南:指五岭以南的地区,即广东、广西一带。
小庭:指小庭院。
穷愁:穷困愁苦。
简析
《寒食》是一首七言古诗,这首诗描写宫廷寒食节的情况。该诗先以寒食时节江乡春色为背景,造出一种凄清寂寥的氛围,反映了诗人内心的穷愁与孤独;最后说欲以诗句慰藉,却因年老笔力不逮而感到无奈。整首诗情感基调低沉,在诗人淡淡的哀愁和自我解嘲中结束,写出伤春、伤己的意绪。
郑刚中
郑刚中(1088年—1154年),字亨仲,婺州金华(今浙江金华)人。南宋抗金名臣。生于宋哲宗元祐三年,卒于高宗绍兴二十四年,年六十七岁。登绍兴进士甲科。累官四川宣抚副使,治蜀颇有方略,威震境内。初刚中尝为秦桧所荐;后桧怒其在蜀专擅,罢责桂阳军居住。再责濠州团练副使,复州安置;再徙封州卒。桧死,追谥忠愍。刚中著有北山集(一名腹笑编)三十卷,《四库总目》又有周易窥余、经史专音等,并传于世。 725篇诗文 6条名句
声声慢·秋声
蒋捷〔宋代〕
黄花深巷,红叶低窗,凄凉一片秋声。豆雨声来,中间夹带风声。疏疏二十五点,丽谯门、不锁更声。故人远,问谁摇玉佩,檐底铃声?
彩角声吹月堕,渐连营马动,四起笳声。闪烁邻灯,灯前尚有砧声。知他诉愁到晓,碎哝哝、多少蛩声!诉未了,把一半、分与雁声。
长相思·吴山青
林逋〔宋代〕
吴山青,越山青,两岸青山相送迎,谁知离别情?(相送 一作:相对;谁知离别情 一作:争忍有离情)
君泪盈,妾泪盈,罗带同心结未成,江边潮已平。(江边 一作:江头)
铁杵成针
《方舆胜览》〔宋代〕
磨针溪,在象耳山下。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,未成,弃去。过是溪,逢老媪方磨铁杵。问之,曰:“欲作针。”太白感其意,还卒业。